3月28日,六合经济开发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旨在全力践行“将心比心、说话算话”“言出必行、有诺必践”的服务理念,全力以赴服务企业在园区高质量发展,并向企业兑现了2024年度产业扶持政策。
六合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吕明亮出席会议并讲话。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邵正平主持会议。开发区全体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100家重点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2024年以来,六合经济开发区聚焦“二次创业”,以“1+N”网格化服务体系为抓手,精准施策、靶向服务,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省重大现代表面处理科技产业中心落地,成为全市唯一拥有表面处理工业生产资质的项目;在全区街镇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中荣获第一等次,机关作风建设在园区国企组名列前茅,全区安全生产考核中获得满分;在全市11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位列第二等次前列,其中企业满意度考评得分位列全市第一。
吕明亮在讲话中表示,今天的会议,既是对中央“稳经济、促发展”要求的坚决贯彻,也是对省市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的实际行动,更是我们兑现与企业风雨同舟、携手前行的郑重承诺,开发区与企业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唯有以心换心、以诚换诚,方能破浪前行、行稳致远。他强调:
“将心比心、说话算话”就是以更大力度的政策赋能企业发展。在落实上级政策方面,要进一步主动作为,把这些政策集成好、统筹好、传达好、运用好,真正让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在制定园区政策方面,要让政策从“纸上”落到“手上”,从“口号”变为“口碑”,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园区的真心实意。
“将心比心、说话算话”就是以更加精准的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在优化体系建设方面,全面优化升级“1+N”网格服务体系,高效落实主动下沉、定期走访、快速闭环的服务机制,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一切问题困难,为企业抢抓市场黄金机遇做好硬核保障;在优化服务作风方面,园区的相关部门要用将心比心的换位思维和共同成长的服务思维保障企业经营发展,让监管的温度不再是冷面执法而是暖心护航。
“将心比心、说话算话”就是以更为强大的磁场壮大产业集群。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各位企业家既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也要应时应势调整发展策略,在科技驱动、产业创新、生产组织、业态打造、场景创设等方面走出自身特色发展之路;要当好六合经济开发区的招商体验官、宣传员、牵线人。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开发区上下正在大力推进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生态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工作,希望各位企业家与我们一道共同发力,形成“引入一个重点项目,带动一串关联项目,形成一片产业集群”的链式效应,共同谱写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邵正平在部署当前重点工作时要求:
要在综合服务保障上,坚决做到“三个有”,“有配套”“有资金”“有用地”。全面梳理可用地的分布详情、规划现状等相关信息,积极推进全新的工业标房建设,全力在“两重两新”超长期国债等惠企政策方面,做好企业服务。
要在畅通沟通机制上,做到“三个快”,“快响应”“快处置”“快反馈”。深化和优化“1+N”网格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和服务保障机制,不断增进政企互动交流,促进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要在构建产业生态上,实现“三个共”,“共互通”“共携手”“共促进”。园区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园区将与各位企业家共同努力,为产业链条的补、延、强,产业集群的增、扩、壮奠定良好基础,为助力全区实现“两个千亿”的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会上,六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传达了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及六合区营商环境恳谈会精神,解读了六合经济开发区2024年产业扶持政策并对实现2025年发展目标作工作提示。
在征集意见环节中,来自不同行业的7家企业代表进行了现场交流发言,其他与会企业现场填写了征集问卷,共征集意见建议65条。
现场交流
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周桂东
艾津公司深耕农化制剂领域二十余年,市场沿“一带一路”拓展至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集团销售额近15亿元,今年一季度预估销售额超4亿元。希望开发区能够在扩产能、数字化工厂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加大对生物农药、纳米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等领域的专项资金支持,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
凯勒(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荣一鸣
凯勒公司现已形成覆盖热塑复材、高强钢的全工艺链条。希望开发区能够进一步加大对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企业的倾斜力度,牵头组织企业与高校的联合招聘会,针对新材料专业定制人才培养计划,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需求,避免因能源波动造成生产中断或质量问题。
江苏泛洲船务有限公司 江厥杰
泛洲公司专注于重大件运输、工程船舶调遣、海上石油平台等海洋工程服务,2024年营收达到7.6亿元。2025年公司总营收预计将突破10亿元,其中,国际贸易总额将突破8亿元。希望开发区能够多层面、多渠道加大对本地企业品牌宣传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延续性与精准性,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建立“政企智库”常态化沟通平台,更好助力企业发展。
日立安斯泰莫动力系统(南京)有限公司 钱海华
日立公司作为一家生产、销售汽车及摩托车核心零部件的企业,2024年营收近10亿元,实现了新的突破,出口创汇同比增长40%。希望开发区产业扶持资金申报等流程进一步数字化,建立“企业端进度查询”功能,让政策红利更快直达;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对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南京涵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高敏
涵韬公司主营业务是软件信息服务,现在全国各地设立了14家分支机构,2024年销售收入1.21亿元。2025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5.6%,全年预计可突破1.35亿元。希望开发区能够细化信息软件产业专项政策,制定针对软件企业专项优惠政策,加强政策宣传与解读,确保企业能及时准确了解相关政策。
三和(江苏)供应链有限公司 钱程
三和公司主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预制构件产品,目前已建立覆盖国内全区域的销售服务网络,成立以来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约140亿元。希望开发区建立区内建设项目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建技术专家库,出台更多扶持政策,激励企业发展,实现园区和企业共同进步。
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孙鹏利
交通工程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国际道路、桥梁、隧道、城市基础设施、航道等工程建设,先后获得“省五一劳动奖”“全省建设企业20强”等荣誉。希望开发区能够进一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更加快捷的信息共享机制;提供更多人才引进培训服务,帮助企业吸引并留住更多优秀专业人才,切实为六合区发展贡献力量。